本鋼新聞
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 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系列評論之四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出“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要實現“十四五”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就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創新、企業創新、市場創新、產品創新、業態創新、管理創新,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
  抓創新謀創新處于核心地位,創新能力提升列為重要標準?!督ㄗh》中對創新在實現“十四五”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作用的詞義表達上用了“核心地位”和“重要標準”的詞句。這兩個關鍵的“定位詞”,共同宣示著五中全會對創新的高度重視。
  在謀劃“十四五”時期發展路徑時,全會做出的一系列規劃中把“創新”放在首位來強調。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并強調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在明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時,“創新能力顯著提升”是全會提出的一項重要標準。在《建議》的具體工作部署中,“創新”的要求在多個維度都是一以貫之。習近平強調“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觀察大勢,謀劃全局,立足未來,“創新”始終是習近平總書記心中的重要戰略考量。無論是通讀公報還是研讀《建議》,無論是總結過往發展經驗還是為“十四五”時期乃至更長遠階段謀篇布局,“創新”是貫穿其中的鮮明主線。
  企業是創新主體,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實現科技自立自強,重點是抓好科技創新主體?!督ㄗh》在提出“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的同時,強調要“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
  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是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關鍵環節。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是提高創新鏈整體效能的重要條件;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是引領和創造新需求的有效方法;支持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是實施和促進創新驅動的有力舉措。企業要發展,靠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立足;產業要升級,靠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支撐;經濟要高質量發展,靠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促動。“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是企業創新必然的要求;“技術創新是企業的命根子”,是企業創新必需的共識;“掌握更多關鍵核心技術”,是企業創新必走的路徑。在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具體路徑上,《建議》提出了“兩個發揮”,即發揮企業家在技術創新中的重要作用,發揮大企業引領支撐作用。能否盡快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發揮企業家在技術創新中的作用直接關聯;能否實施和促進創新驅動,發揮大企業引領支撐作用至關重要。在企業家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激勵廣大企業家勇于創新,做創新發展的探索者、組織者、引領者,勇于推動生產組織創新、技術創新、市場創新,努力把企業打造成為強大的創新主體。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通過進一步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可以讓科技創新成果源源不斷涌現出來,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科技創新的動力引擎。
  實體經濟是著力點,實體經濟要壯大根基?!督ㄗh》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建議》強調“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
  實體經濟是相對于以金融業為基礎、金融資本為運行主體的虛擬經濟而言的,指以制造業為基礎、生產資本為運行主體的經濟形態。把實體經濟視為著力點,讓實體經濟壯大根基,凸顯了黨中央在五中全會中對加強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的高度重視。
  從世界經濟發展的歷史看,制造業的興衰與國家的經濟發展相關相連。制造業興,則經濟興,國家強;制造業衰,則經濟衰,國家弱。自十八世紀六十年代蒸汽機發明并在社會生產中廣泛使用起,人類通過發展以制造業為龍頭的實體經濟而步入機械化時代。隨著機器的廣泛使用、制造業的逐步興起和實體經濟的規模擴張,英、法、德、美等國率先實現工業化并走上經濟快速發展道路,此時制造業為主體的國內循環是西方經濟的基本特征。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國沒有趕上世界工業化的頭班車,新中國建立時中國實體經濟的規模與我們國家的體量很不相稱。吸取過去工業化落伍、國力衰竭、任人宰割的教訓,新中國成立伊始就把加快實現國家工業化作為基本國策和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一方面通過深化改革賦能制造業快速發展,另一方面利用優惠政策吸收國外直接投資?,F在我國已經發展成為世界制造大國,擁有39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實體經濟的全方位發展,是我國經濟擁有強大韌性、抗風險抗沖擊能力強的重要原因。
  《建議》中首次提出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鞏固和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提出將加強實體經濟作為構建新發展格局重中之重的決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顯示出我們今后的發展以國內大循環為立足點,做大、做強、做優實體經濟和制造業,并在此基礎上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堅定決心和制度自信。做強做優做大實體經濟,提高制造業競爭力,最根本的是要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厚植創新動能,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在這方面,屬于實體經濟范疇的企業任重道遠。
  企業有了改變,才會有發展的機會;企業有了創新,才會有發展的動力。雖然我們剛剛從疫情的陰霾中走出來,又疊加國際貿易形勢不確定性增多的不利情況,但是有危機、有困難的地方就有機遇。國有企業就是要在復雜的環境中尋找發展機遇的“突破口”,就是要在產業變革中下好科技創新的“先手棋”,去迎來實體經濟強勁發展的契機。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