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鋼新聞
記者視點:如果別人能,我們為什么不能?
特別策劃:
  1978年,在國家質量工作主管部門的倡導和部署下,將每年9月定為全國質量月,時至今日,質量月活動已連續開展43年。
  質量是國家強大的基石,是企業立身之本,質量月不僅僅是一個口號、一次活動,更是對全民族質量意識的呼喚。本期“深一度”,記者希望和報端另一邊的您一同探討和思考“什么是質量”“我們為什么要提高質量”等話題,共同發起一場“質量之問”。


  1980年,美國NBC電視臺在黃金時間播出了一部紀錄片,片名為“If Japan Can, Why Can't We?”(如果日本能,我們為什么不能?)。當時美國的汽車、電子等許多制造業市場都在被日本侵蝕,而這部長達14小時的紀錄片引發了大量關注,并被稱為“質量之問”。
  無論先進還是落后,無論大國還是小國,促進質量的提升,幾乎無一例外地被視為邁向強國之路的國家戰略。
  2017年,質量第一和質量強國被寫進黨的十九大報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進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高質量正成為中國經濟發展新的方向,鋼鐵行業也全面邁進高質量發展新時代,質量已然成為興企之道、強企之本。
  經過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鋼鐵產品行銷全球,但與鋼鐵強國相比,中國鋼鐵大而不強,其中最為關鍵的一環就是“質量”。緊緊把握住“高質量”這條發展命脈,是鋼鐵企業抓住發展機遇,力爭上游的大勢所趨,更是必經之路。
  環顧近年國家發展,“以高質量鑄造中國高端品牌,讓中國制造更有力量”是中國企業共同奔赴的目標。隨著海爾、聯想、華為等中國品牌在世界舞臺上嶄露頭角,中國質量也正以新的面貌展現在世界大眾眼前。
  “如果別人能,我們為什么不能?”經歷重組后的本鋼,站在新的起點,我們也應該發起一場“質量之問”。
  進一步完善質量基礎建設。秦國商鞅變法統一度量衡,并利用度量衡演變出一套完整的質量制度;兵馬俑坑墓出土4萬余件箭鏃雖然產自不同工坊,但箭頭底邊寬度誤差最多不超過0.83毫米——歷史已經驗證,只有將計量、標準、檢驗檢測與認證認可緊密結合成一個有機整體,才能真正建立一套成熟有效的質量控制體系。國因質而強,企因質而興,民因質而富,夯實質量基礎不僅是國家的課題,更是每個期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企業的重要課題。
  打好質量標準攻堅戰。1947年國際標準化組織“ISO”誕生,1978年中國以中國標準化協會的名義加入ISO,對中國企業來說,廣泛開展ISO認證是企業質量意識和市場意識增強的一種體現,通過貫標與認證樹立“以滿足顧客要求為經營宗旨,以產品和服務質量為本,以競爭手段向市場要效益”的經營理念。標準化的本質是持續改進、追求卓越,標準決定了質量,只有高標準才有高質量;同時標準助推了創新發展,利用技術的創新和變革帶來質量進步,以科技創新之力掌握市場話語權,不滿足于站在規則的門外敲門,而要參與到游戲規則制定當中。
  建立全面質量管理體系。質量就是誠信,質量就是責任,在追求質量的道路上,誠信是永遠無法回避的話題,依靠制度建設使質量成為企業信仰和責任。海爾冰箱“砸醒了中國質量意識的一錘”,然而,真正改變海爾的不是一錘,而是此后漫長的取經之路——引進設備,學習技術,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實施日事日畢、日清日高的管理方法,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鞏固用戶對企業產品的信任;并在市場競爭中,通過認證等“國際語言”將對產品的信任傳遞給消費者,重新定義品牌涵義。
  如果別人能,那么我們也可以。在市場競爭中,不是你把握命運,就是你被命運所左右,要有不服輸的精神,盡早地舉起奮斗的旗幟,并為之披荊斬棘,相信別人能做到的我們也可以。

聽,我們身邊的質量故事


  只有不斷提高產品質量水平,提高用戶滿意度,降低工序成本,才能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我們要不斷實現自我優化,逐漸積蓄與國內外同類產品相抗衡的競爭力

持續改進是質量工作永恒的主題

  周三的早上,板材研發院副主任研究員苗雋穿過一條條川流不息的街道,向單位方向走去。馬路上,長長的車龍緩慢移動,他一邊走一邊觀察著這些車輛,相比一年前,城市里的新能源汽車明顯增多,作為一名多年專注汽車板研發的鋼鐵企業科研人員,這樣的變化正是他所預料和期盼的。
  2015年1月1日國家施行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在以節約資源和提升環保意識的新政下,汽車用鋼逐步向輕量化、高強化的趨勢發展。苗雋負責研發的廂體用高強鋼,主要用于制造汽車的車廂。在開發廂體用鋼之初,苗雋對市場進行了大量細致調研,并逐一走訪國內各大汽車生產商。“目前廂體用高強鋼在國內商用車用鋼領域擁有較大的市場,而且未來發展前景廣闊,這是一塊‘大蛋糕’。”他說。
  但是,廂體用鋼的市場不是只有苗雋看得到,國內各大鋼廠都在摩拳擦掌要拿下這塊“蛋糕”。“改變不了別人,就改變自己。”苗雋說,“我們想,如果把產品研發思維與節約資源等國家發展格局相融合,把產品性能與減重、低耗、強度高、安全性好等用戶生產需求相結合,就能打開通向市場的大門。”
  于是,他帶領研發團隊對市場形勢展開研判,提出通過鈦合金化設計來滿足客戶對鋼種強度和成形性能的要求。今年2月,第一批試制合同下達,但首次生產并不順利,在沒有經驗可借鑒的情況下,產品出現了性能波動大和后期折彎角部開裂等問題。 
  “對科研人員來說,發現問題并不完全是壞事,但解決問題卻是是一個難題。”苗雋和團隊立即對上千條生產過程數據進行查詢分析,對每爐鋼的成分和氣體控制進行探討,研究每個成分波動情況及軋制工藝中溫度控制情況,同時取樣進行力學性能檢測,與煉鋼成分和軋制工藝形成一一對應關系,最后準確分析出了性能波動和開裂的原因,并提出改進措施。
  質量缺陷問題解決后,苗雋帶領團隊專門就產品使用性能對用戶進行回訪和技術交流,經用戶反饋本鋼高強廂體鋼性能穩定,成形性能優異。隨之而來的,是本鋼高強廂體鋼訂單的不斷增加,今年3至5月份,該鋼種每月平均訂購量均超過15000噸。


  用戶服務是企業的一張名片,服務不僅是溝通與答疑,職工提供服務的工作態度和責任感也是企業質量意識的體現,我們要以服務為橋梁,建立起用戶對本鋼產品的信任和信心

服務質量是產品質量的一部分

  7月4日,國貿公司客戶服務部質量異議處理員王英海乘坐的飛機降落在南京祿口國際機場,他此行的目的是解決江蘇省內近期所有有關本鋼產品質量異議的問題。
  正值南方酷暑季節,氣溫高達40攝氏度,王英海走出機場大門,一股熱浪撲面而來。站在人群中,他并不知道6天后,身后這個被稱為江蘇省門戶的國家主要干線機場將成為全國疫情的焦點,他的行程計劃也將因此徹底改變。
  同往常一樣,剛下飛機,王英海就開始聯系南京市周邊的幾家汽車生產廠。“很多人認為我們出差在外都是西裝革履出入大城市的高級寫字樓,其實生產廠商大都位于城市郊區及偏遠地帶,我們常常是坐完地鐵倒公交,還要拎著很沉的文件材料,趕到生產廠時已是滿頭大汗,身上的衣服都濕透了。”他笑著說。
  7月20日,南京疫情呈現蔓延趨勢,擺在王英海面前的是兩種選擇:想辦法馬上離開,還是留下來繼續工作。“我相信國家管控疫情的能力,這個時候回去,沒完成的工作很可能短時間內都無法恢復正常,一旦斷貨對本鋼造成的影響將無法估量,而且這個時期其他鋼鐵廠家很難安排人員到現場處理問題,我在這里就是本鋼的優勢。”一番思考后,他撥通了部門負責人的電話:“我想繼續留在江蘇完成余下的用戶質量異議處理,我會嚴格做好自我防護,請領導批準。”
  7月末,無錫一家具有外資的上市集團公司對所采購的本鋼產品提報質量異議,收到消息后,王英海立即趕到該企業開展現場勘驗,并同該公司銷售、生產及質量主管進行現場座談。在了解到該企業一直對本鋼的產品質量很信任,此次提報異議的初衷并非索賠,而是想與本鋼人員坐下來進行一次技術上的交流后,他馬上以專業的態度對產品問題進行了全面解答。王英海的快速反應和處理方法得到了用戶的高度認可,并當場表示要與本鋼進行長期的溝通與合作。


  明確用戶需求是做好質量管控工作的基礎,以用戶為中心,完善生產流程,提倡預防型質量管理,針對可能出現的質量問題,提前采取措施,推動質量本質提升

保證產品質量才能滿足用戶需求

  在板材冷軋總廠各鍍鋅工序,每天都有大批鍍鋅產品被貼上本鋼牌標簽發往國內外各大汽車廠。這些寫有“姓名”的產品如同本鋼的“孩子”,它們在實際應用中的每項表現都牽動著生產者的心。“我們就像望子成龍的家長一樣,傾注心血把每個‘孩子’生產出來,總是希望它們是完美的,被夸獎的。”該廠生產技術室主任業務師王曉光說。
  但總有“調皮”的孩子。2017年,當某批鍍鋅產品被用戶反饋,產品存在包裝、標識及部分表面質量問題時,王曉光帶領生產技術人員馬上回溯該產品的生產運輸過程,追溯問題原因。經分析,一是產品經長途海上運輸,包裝存在不合理性;二是經過幾次轉港,部分鋼卷在吊運過程及擺放時不規范;三是此部分產品為該用戶第一次使用,在生產前未完全掌握具體使用要求。
  有了方向后,王曉光帶領相關生產技術人員到用戶處進行實地考察,確認癥結所在。經過幾輪的問題分析會議,板材冷軋總廠最終在生產前預先組織、生產中控制、過程包裝、標識、產品包裝、過程倒運等方面提出了更加詳細的控制方案。
  此后,該廠總結經驗,對本鋼的鍍鋅產品包裝方式全面進行優化,在鋼護板內增加纖維護板,增強對產品的防護,同時重新細化生產方案,針對提報問題的每個相關環節都制訂出有效的控制措施。經過一系列整改,將新一批鍍鋅產品送交用戶后,得到了高度認可,并馬上追加了新的訂單。


  一個管理上的細節、一個操作上的改進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細節決定“效益”

  每天,大批外購原燃料都會通過板材檢化驗中心北營原料檢查作業區進入北營廠區,再分別運往各生產廠,這些原燃料的質量將直接影響到企業生產順行和最終的產品質量。
  4月份起,板材檢化驗中心生產技術室通過比對發現,北營廠區煤水分扣量比例持續下降,已經降至1.69%和1.32%。經研判,出現問題的原因一是試樣用塑料袋收集問題,由于一批試樣由多車組成,每采一車后要打開塑料袋把煤樣裝進去,塑料袋不是密封,在多次裝樣后,無法完全扎緊口袋,導致水分流失;二是采、制樣環節分開,采樣后集中送樣、制樣,送樣時間較晚的試樣,北營原料化驗作業區無法全部化驗,個別試樣延遲至第二天化驗,致使水分二次流失。
  “采、制樣及質量判定工作是入廠第一關口,這個入口關如果把不嚴,后續會產生一系列問題。”該中心相關負責人說。為了減少采、制樣環節水分流失給企業帶來的經濟損失,該中心經過多次調研及論證,提出用自封袋代替普通塑料袋。同時明確要求:成分易發生變化的物料,必須及時檢驗、及時報出。
  沒有自動封包設備,職工們就人工模擬自動封包流程,一車一封裝,并對煤質單車自封袋封裝與普通塑料袋封裝模擬采樣周期進行水分比對試驗,確認封裝后煤質水分提升明顯。同時,進行自封袋封裝時間數據比對:同批煤分裝三份送化驗室進行分析(即時水分樣、24小時水分樣、48小時水分樣),經數據分析比對,依次相差0.02%、0.07%、0.09%,結果說明自封袋封存一定時間后水分雖有少許流失,但均在誤差允許范圍內。
  6月21日開始,北營原料檢查作業區全面實行對所有煤質采樣崗位均采取自動采樣后一車一封包,并購買了塑封機對塑料袋密封壓實,提高制樣工作效率,縮短制樣周期。此外,嚴格檢查,強化水分對比分析。
  管理上的細化不僅使煤質水分管控水平實現大幅提高,還有“意外收獲”,物料實物質量得到了更客觀的反映,僅7月份,北營廠區煤水分扣量比例就高達3.13%,水分扣款額達到437萬元。
  如今,鍍鋅產品仍然是本鋼重要的高附加值產品之一,其優化整改過程也作為企業改進措施的典型案例經常被提及。
2021-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