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鋼新聞
三九天里的“火熱”
  軋鋼作業區廠房內燈火通明,紅彤彤的鋼坯不時地從記者眼前滑過。“為了元月生產高起點開局,我們加快夜班特殊鋼種的軋制速度。”陪同記者采訪的該作業區技術組組長楊舒說。
  當天正值該作業區軋鋼甲班當班。“這個班共有12名職工,今晚軋制的是軸承鋼。”楊舒告訴記者,“每個班夜班軋制的鋼種不一樣,有時一晚要軋制齒輪鋼、結構鋼、工具鋼等幾個品種。

“三九天照樣一身汗”

  順著楊舒手指的方向,記者看到800開坯機像“搟面條”一樣在對方形鋼坯進行初步軋制,幾分鐘后,方形鋼坯就變成了細長形。“原來是3.8米長,軋制后變成了11米長,軋制規格也相應地發生了變化。”二號操作臺軋制工王軍告訴記者。隨后,王軍拿起一把300毫米的小卡鉗,在1080攝氏度的“中間坯料”處測量。通紅的坯料烤紅了他的臉,不一會兒臉頰上就滲出汗珠。“雖然是三九天,我們照樣每晚都出汗。”王軍笑著說。
  初軋機下二號操作臺上有一名推床工和一名壓下工。壓下工熊鐵鋼雙腳在不停地踩著初軋機的踏板,“90后”推床工張宇雙眼緊盯著電腦屏幕和指盤。鋼坯從加熱工序過來,在他們這里變成半成品。“這個機器目前沒有實現自動化,完全靠手工操作,雖然有些笨重,但我們對它已經有感情了。”熊鐵鋼說。記者得知,今年4月份,該廠將對這臺設備進行自動化改造。

“火烤胸前暖,風吹背后寒”

  記者順著參觀走臺一路進入連軋區域。連軋工序是軋鋼產線的核心工序,剛剛在初軋工序還是長方形的鋼坯,到這里后已經變成了成品棒材。“連軋工序決定最終產品的尺寸精度和質量,所以夜班一定要保持精神狀態,臺上臺下操作工要緊密配合。”操作工黃為忠說。
  一上連軋機操作臺,記者感覺室內有些冷,操作工劉彥均告訴記者,因為怕夜間犯困,所以把暖氣閥調小了。他說,這個工序軋機的精細調整至關重要,又沒人替換,所以一定要保持十足的精神頭兒。
  連軋工序臺下,夜間檢查鋼坯尺寸的操作工的工作環境,可謂冰火兩重天。當他們拿著檢查卡尺走近鋼材時,胸前鋼材表面溫度達980攝氏度。“火烤胸前暖,風吹背后寒,說的就是我們。”操作工黃為忠說。這時,黃為忠發現軋機有尺寸偏差,立即叫停,并調整軋機的方向。因為軸向桿在軋機的下部,他立即跳下去。此時冷卻水沒有完全關閉,水滴到他的脖子上、后背上,顧不上去擦拭。5分鐘后調整完畢,恢復生產。此時,黃為忠的后背已全部濕透。

“20公斤重的鋸片一個夜班要換四五次”

  熱切工序在熱軋工序的上方,該工序按照客戶的要求對鋼材進行定尺切割。在一片燈火通明處,記者見到了正在和工友們換鋸片的分管班長徐金陽,他也是一位“90后”。
  一個鋸片直徑1.6米,重達20公斤。鋸片還有外卡盤,重達35公斤,更換一個鋸片需要人工卸下外卡盤。記者看到身材瘦小的徐金陽端著沉重的鋸片,努力往上安裝。“一個夜班需要換四五次鋸片。”徐金陽邊揩汗邊說。
  徐金陽的身后,又一批棒材緩緩而來,回頭望去,遠處棒材初來的方向,燈光和紅色的鋼坯還有奮戰的人渾然一體。
2019-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