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鋼新聞
做強創新體系 加速成果轉化 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全國人大代表,本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繼壯做客遼寧電視臺《兩會會客廳》

  2000兆帕超高強鋼,堪稱是本鋼集團與東北大學一次完美的合作,也是2017年本鋼集團以項目為載體開展產學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代表作”。
  “不久的將來,本鋼的高強鋼將會應用于國際大品牌汽車上。那個時候,東北大學與本鋼集團的研發成果,在世界上都屬于一流水平。那么,對于企業來講,提高了核心競爭力,就等于增加了效益。”6日,全國人大代表,本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繼壯,做客遼寧電視臺在京《兩會會客廳》時,對企業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當天,與陳繼壯一同做客遼寧電視臺《兩會會客廳》的還有全國政協委員、東北大學校長趙繼,兩人作為遼寧省屬最大國有企業和一流水平大學的代表,共同就大家關注的兩會提案議案、熱點話題進行探討,暢談了未來的發展規劃。
  “總書記在遼寧代表團講了一句話,‘中國人的飯碗一定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我聽了很激動。”陳繼壯說,“這句話的含義是,我們必須發展實體經濟,發展實體經濟就要發揮企業的作用,本鋼集團作為遼寧省屬最大國有企業,必須做強做優做大。”
  談到一年來遼寧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和“四個著力”“三個推進”發生的變化,陳繼壯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補’,對于我們鋼鐵行業來說,是重大利好,鋼鐵行業已經完全煥發了新的生機。本鋼也是個受益‘大家’。”
  一年來,本鋼集團搶抓“一帶一路”等國家重大戰略舉措紅利和鋼鐵市場持續回暖的有利時機,打了一場扭虧增盈翻身仗。尤其是在產品品種、質量與檔次上,加大了創新力度,通過與西馬克、中科院金屬研究所、東北大學、清華大學等企業、科研單位和高校,以項目為載體開展產學研合作,加速了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推動了本鋼產品不斷提檔升級。陳繼壯說:“對企業而言,最重要的還是提供有效供給,有效供給解決產品質量問題、品種問題,提高創新能力的問題。因為有了高水平的創新能力,在市場上才有了核心競爭力。本鋼集團去年借助產品質量和品種的提升與開發,出口產品512萬噸,創匯23億美元,連續五年全國排名第一。這些都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企業創新的重要碩果。”
  創新是國家經濟和企業發展的核心。人才聚集的高校是創新的重要基地,也是創新成果轉化的富礦。趙繼說:“作為高校,要打通創新鏈條像是4×1接力?;A研究是第一棒,應用研究是第二棒,成果轉化是第三棒,而第四棒是工程化和產品生產,這一定要由企業來做,就是要建立企業為主導的創新體系。”
  接著這一話題,陳繼壯表示,企業是自主創新的主體,作為一個國有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必須要有自己的研發能力和創新體系,這是企業發展內生動力的核心所在。目前,本鋼集團擁有國家級的研發中心,國家級檢測中心,院士、博士工作站,還建立了自己的產品研究院。“企業的研發水平沒有院校的高,院校是一個專家和知識分子集群的地方,企業還是側重生產。但本鋼集團的研發中心、研發院可以參與到趙校長講的第三棒中去,助高校一臂之力,把第三棒聯合做起來,最后直接交到本鋼手里,這樣就可以更精準地交接第四棒,使科研成果更快速、更高質量地轉化成生產力。那么,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本鋼集團和東北大學就成了一對‘天仙配’。”
  事實上,多年來,本鋼集團在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上與東北大學有著緊密的合作。2000兆帕超高強鋼的研發轉化,就是一臺出色的“天仙配”。據了解,2000兆帕汽車板,可以讓汽車減輕重量15%,契合了當前汽車輕量化的發展趨勢,產品附加值將大大提高。陳繼壯自豪地介紹:“我們的這一高強鋼產品,通用汽車和中科院已經檢測,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在北汽集團的新能源車上已經開始批量使用了。”
  談到校企未來如何通過新的形式、新的載體、新的平臺來推動合作持久發展,雙方各有見地,但心中的期待和愿望是一致的。趙繼說:“成果轉化落地,我們有一個宗旨,能夠在本地轉化的盡量在本地轉化,因為有服務遼沈的使命在身。”陳繼壯表示,作為企業,希望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更快捷、更高效”“研發的越多,轉化的成果越多,我們對遼寧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的貢獻越大”。
  一年春風度,正是耕耘時。在加快遼寧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的征程上,本鋼集團“領頭羊”的角色責無旁貸。陳繼壯表示,要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借助國家新的經濟和產業政策,將新發展理念和“四個著力”“三個推進”落實為具體行動,“做好我們自己的功課”,就一定會迎來更加美好的春天。
2018-03-09